农历
浏览次数:
9月18日,第三期“行知学社”市直机关青年党员素质提升班先后赴洞头状元岙港区、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围绕“交通未来・赋能发展”核心主题,学员们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实地感受温州“大交通”建设的丰硕成果,探讨交通枢纽如何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为建设新时代“世界的温州”凝聚青春力量。
探访状元岙港区 解码“海上新枢纽”的区域联动之力
作为全国27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温州港是我国沿海港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状元岙港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长三角地区面向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的前沿港口。
上午,学员们首先抵达温州港状元岙国际码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现代化港口图景——岸桥巍峨矗立,集装箱整齐堆叠,机械臂与运输车协同作业,处处彰显着“海上新枢纽”的繁忙与高效。
在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学员们沿作业区实地考察,重点关注码头货运网络布局、智能化装卸设备运行及区域联动配套设施建设,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的交流。
从克服海域地质复杂、台风天气影响等建设难题,到优化“海铁联运”“海河联运”衔接机制,再到拓展外贸航线……在考察中,学员们真切感受到,状元岙港区的价值远不止“货物装卸港”,它通过集约高效的发展理念,带动仓储、物流、贸易等关联产业加速发展,为温州推进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打造浙南近洋航运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走进龙湾机场 触摸“空中新通道”的开放活力
这个暑假,全国机场的客流比拼中,温州龙湾国际机场作为一匹“黑马”意外冲出重围。走进龙湾国际机场的航站楼,宽敞明亮的空间、智能化的自助值机设备、清晰的航班指引标识,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机场的服务温度;停机坪上,一架架飞机有序起降,货运区里工作人员忙着分拣中转货物,尽显“空中新通道”的开放活力。
在机场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学员们系统了解机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区域性机场,到如今拥有多条国内干线、国际及地区航线的现代化航空枢纽;从单纯保障旅客出行,到构建“客货并举、内外联通”的航空网络——目前,温州龙湾国际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高频航班,也打通了至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国际航线,货运业务更覆盖了跨境电商、生鲜冷链等多个领域。
“如何平衡航班数量与旅客体验?”“跨境货运如何保障时效?”面对学员们的问题,企业工作人员一一予以解答,并分享了机场未来扩建规划、智慧机场建设的新思路。大家深刻认识到,温州龙湾国际机场不仅是浙南闽北赣东地区的“出行便利站”,更是温州链接全球的“空中桥梁”——它让市民的“说走就走”成为可能,为城市对外开放注入了持续动力。
“双井坊、小坝坊是城市‘软实力’的提升,让城市有了文化温度;而状元岙港区、龙湾机场是城市‘硬支撑’的强化,让发展有了速度与广度。”一位学员的发言引发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城市有机更新不是孤立的“空间改造”,而是“硬设施”与“软实力”的协同推进——交通枢纽为城市拓展了发展空间,让产业升级、人口集聚成为可能;而文化街区的更新则让交通带来的“流量”转化为“留量”,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讨论中,学员们还结合基层工作实际,交流如何将“交通赋能”理念融入群众工作:比如在社区服务中,关注老年人出行对机场、码头便民设施的需求;在政策建议中,推动交通规划与周边社区配套的统筹协调。大家一致认为,温州“大交通”建设的核心经验,在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既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又贴近群众生活需求;在于注重“统筹协调”,将交通建设与城市更新、对外开放、产业升级深度绑定。
从“海上新枢纽”到“空中新通道”,学员们看到的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完善,更是温州从“区域城市”向“世界的温州”跨越的决心。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助力温州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打造更高品质、更有温度、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宜居城市,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