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
浏览次数:
11月11日,为期两天的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新闻新声·青年力量”青年理论宣讲训练营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备课会圆满落幕。近30位青年宣讲员在两天一夜的沉浸式集训中淬炼本领、凝聚共识,完成了一场“接地气、有温度、见实效”的成长蜕变。
本次训练营邀请浙江省青年理论宣讲骨干黄剀元、金培培共同担任导师,以“理论+实践”“调研+宣讲”双轨推进,通过课堂学习与宣讲实战,提升理论表达与传播能力。中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沈珠楹为学员代表授旗并宣布开营,学员在导师的带领下前往永嘉,开展蹲点调研。
楠溪江畔古韵盎然,学员走访丽水古街与芙蓉古村,探寻非遗活化与乡村振兴的密码。丽水古街中,永嘉昆曲唱腔伴江声流转,这项南戏“活化石”曾濒临失传,2005年获习近平总书记批示重点保护后,剧团重建、新人辈出,实景演出年超200场,如今更走向国际舞台。学员们在故事中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切关怀,从丽水街独特的水利设施中感悟“千万工程”的实践伟力。芙蓉古村留存南宋街巷肌理,村里借宅基地改革激活闲置农房,设“情绪美术馆”注入现代活力,学员在此体验宋代婚俗,见证非遗工坊将瓯瓷技艺转化为消费产品,体会古村从静态保护到动态活化的跨越,体悟“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这一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所见所感转化为宣讲的动力。学员黄琼琼表示,以前来过永嘉很多次,但这一次的蹲点调研,让她印象深刻,更感受到了新闻人重任在肩使命在身的责任感,表示要用更多元化的表达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黄剀元老师主讲的理论“思响”课堂《宣讲员的自我修养》,聚焦宣讲员“八个力”核心素养,采用“讲授+互动+案例+演练”多元模式,更增设辩论式互动强化实战体验,结合浙江本土实践生动幽默拆解宣讲核心技巧,助力宣讲员从“复述者”进阶为“感召者”,实现“大道理讲成家常话、家常话讲出大道理”。学员池凌子说:“以前对理论的知识只是浮于表面,现在更深入地体会到了‘传播理论’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己理解然后内化于心,用能说服自己也能让别人听懂的语言去讲述。”
深夜十一点,备课室依旧灯火通明,学员们三三两两围坐,和导师讨论稿件细节、揣摩演绎口吻,眉眼间满是青年奋进的热忱。
宣讲现场,学员谢菲菲从容开口,调侃自己是一位出道了12年的老农人了,见证了很多乡村的蝶变,她感慨:“‘千万工程’没有完成时,乡村振兴也没有标准答案。让我们继续把镜头对准人间烟火,和明天的乡村一起精彩!”学员金乐乐、方晨临时组队,极限创作,用AI对话的形式解读理论,让宣讲告别枯燥,既有思想深度又添青春活力,收获了现场的阵阵笑声与掌声。学员黄荣杰的开放麦宣讲让人耳目一新:“以前我们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现在芙蓉村的老乡们,小康已是基本操作,人家在追赶‘尔康’——因为尔康‘姓福’嘛!”鲜活有梗的表达,有效果,更有“笑”果。
结营仪式上,中心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沈珠楹总结点评,他肯定了学员的集训成果,称赞大家的作品紧扣调研、宣讲出彩,并且巧妙地融入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嘱托学员们将训练营学到的宣讲技巧学以致用,砥砺前行,助力高质量发展。
结营不闭营,宣讲永不落幕。接下来,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夯实“新闻新声·青年力量”理论宣讲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场景化”传播、“情感化”共鸣,为温州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推动“强城行动”落地贡献市传媒中心的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