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
区县党建 |
农历
浏览次数:
百姓的幸福清单就是党和政府的干事清单。自启动“项目汇·幸福事”行动以来,洞头区各级机关党组织立足解决群众操心事、办好为民暖心事,坚持机关示范、党员先行,共同“接力”办成了一批富有成效的为民实事,积极助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
区教育局:舌尖上的关爱,海霞中学午餐配送升级
“同学,学校给你们配送的午餐你们吃得还满意吗?”“同学,你对学校的午餐配送服务有什么意见建议?”来自区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正认真摸排海霞中学学生对午餐配送服务的满意度。
经前期调研,区教育局了解到海霞中学存在学生午餐品种不多、运输路途较远饭菜易凉等问题。为了让学生吃好饭、吃热饭,让家长放心、安心,区教育局即刻启动午餐配送服务提优方案制定。结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收集了523名用餐学生的意见建议,同步成立午餐协调家委会,牵头开展家委会、配餐公司、校行政班子三方恳谈会,对标问题需求,落地实施多项配餐优化举措。如遵从自愿原则,将餐标提高3元,菜品由两荤两素调整为三荤一素;优化配送午餐路径,餐车配送时间缩减近30分钟;更新40套餐盒保温箱、汤品保温桶等设备,确保学生午餐“卫生、适口、热乎”。同时,举办“学生午餐参观指导体验会”,邀请12名学校文明就餐家长监督团成员代表,实地监督学校就餐管理情况,强化后续跟踪。
区民政局:巡回补办结婚证,把“爱”送到家
“大伯大妈你们再靠近一点!”“三、二、一,好嘞!拍好了。”
近日,区民政局将办证巡回服务点搬到了大门镇爱心驿站,安排1名办证员、1名档案查询员、1名摄像师、2名助手组成专业团队,开展为期2天的集中办证活动,为群众提供结婚证补办拍照、查询、领证“一站式”免费服务。不少老年夫妻来到现场提出补办需求,工作人员为他们耐心讲解办证事宜,悉心进行手续办理,将崭新的“小红本”送到他们手中,为他们弥补了当年没有办理结婚证的遗憾。
在一声声“咔嚓”声中,一个又一个甜蜜瞬间被保留了下来,现场人头攒动,一对对老人相互搀扶着,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80岁高龄的叶老伯和陈阿姨拿着新领的结婚证,反复看着合影照片,两人笑盈盈地和周围的人分享着喜悦,说着:“真好!真好!”。
目前,区民政局办证巡回服务点已覆盖全区63个村居,累计补办结婚证796对,补领1830对,持续将“爱”送至群众身边。
区住建局:“15分钟充电圈”,破解电动车充电难题
“以前电动车充电找不到位置,每天都在为充电头疼。”假日港湾小区的陈老伯提到,他以前常常为找充电位置而烦恼。
针对小区电动车充电难、违规充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问题,区住建局联合供电公司、住宅小区物业开展实地走访,并召开多场座谈会进行沟通协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碎片化建桩方式,在主城区内打造“15分钟充电圈”。同步对接第三方企业,通过“市场主体免费投放,物业公司、业委会自发安装”模式,推进电动车充电桩落地,预计在7个住宅小区安装电动车充电桩22组,满足群众充电需求,有效解决“飞线”充电、上楼充电等问题。
“现在充电桩的建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家门口就能充上‘安全’电。”面对小区内的新变化,陈老伯频频点赞。下一步,区住建局将督促小区物业定期开展巡查,推进常态化管理,切实保障充电设施正常运行,让便民服务“不断电”。
区卫生健康局、区人民医院:闲置资源变身健康小屋
“这个健康小屋建的好,让我们这些高血压的老年人下个楼就能量血压。”刚刚从健康小屋量完血压的张阿姨满意地离开了。
为破解上班族就诊有时差、老年人日常检测不便利等问题,区卫生健康局联合区人民医院、中央公馆拓展党支部,盘活中央公馆闲置空间,根据需求改造成“健康小屋”。通过投放基础医疗设备,组织医院党员骨干、志愿者下沉,联动中央公馆志愿服务队,有计划地开展“线上+线下”健康咨询、管理服务,把诊间系统搬至居民小区。如为居民提供检验、慢病配药处方开据等服务,每周五晚通过健康小屋诊间系统,帮助开单预约检查或取药,缩短了群众就医时间。目前,健康小屋实行“一周一坐诊”模式,已累计服务居民100余人次。
团区委:爱心牛奶,营养护成长
“很开心收到这么特别的礼物,长大后我也要多多奉献爱心。”鹿西小学的同学们在收到“爱心牛奶”后,纷纷表示倍受温暖、倍受鼓舞。
为进一步深化青少年权益工作,护航离岛青少年健康成长,团区委在鹿西小学启动“雏鹰启航 护梦成长”公益牛奶捐赠活动。依托“亲青筹”平台,通过爱心企业捐助、社会点滴捐助等形式,实现为鹿西小学128名学生每周3次发放“爱心牛奶”,预计一学期内将持续为学生们发放11000余盒牛奶,满足离岛青少年成长营养需求,为孩子们送去暖心关怀。
下一步,团区委将持续聚焦青少年“急难愁盼”,积极盘活社会多方资源,推动“亲青”项目提质扩面,真正打通联系、服务青少年“最后一公里”。
区税务局:家门口的税驿站,打造海岛办税新体验
“我们老人不太懂手机操作,来这里他们工作人员只要5分钟就帮我在手机上把发票开好了,真是方便。”东岙村村民陈老伯在“税驿站”办完税后说道。
针对智慧办税背景下,辖区中老年人口占比较多的现状,区税务局创新探索“税务+社区”合作模式,结合“共享社·幸福里”建设,打造“家门口的税驿站”。依托“云办税”系统,将代开发票等5项高频涉税事项嵌入社区服务事项,并在村社增配办税终端机、一体化电脑、打印机等自助办税设备,让中老年纳税人缴费人足不出村即可享受优质高效办税服务。
目前,全区已建成“家门口的税驿站”104处,区税务局“海霞税韵党员志愿服务队”联合村社干部组建的税驿站辅导员团队,累计远程辅导纳税人4153次,为老年群体提供服务146次,上门帮办服务惠及28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