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
区县党建 |
泰顺 |
农历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泰顺县以“党群连心·共进共享”“红色细胞·进网入格”等载体,以书记领衔、党员牵手、联盟聚力等抓手,持续深入开展“乡村吹哨 、部门报到”常态化落实“三为”实践活动,着力为群众办难事、解难题,党建“红色引擎”为农民致富、乡村振兴、山区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书记领衔,破民生难题。乡村是山区共同富裕的主战场,农民是共同富裕的重难点。乡村产业不振兴,农民难富裕。依托“乡村吹哨 部门报到”机关联系帮扶乡镇、村社机制,全县76个机关单位与289个村社“结成亲家”。76个机关单位围绕结盟“亲家”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一老一小”“提低扩中”及发展乡村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优化乡村治理等制约村社发展难题,走村入户走访排查,深入蹲村调研、座谈交流形成“书记领办实事清单”。根据领办实事项目的难易程度,有20个机关部门的“书记领办清单”纳入76个“百名书记百件事”领衔破难行动清单内容,采用党委(党组)书记领衔负责、支部书记领办落实、党员干部全员参与的书记领衔破难(办项目)机制。如“百名书记百件事”的县委办的“党建联盟助力共同富裕”领办项目,着力为西旸镇老鹰岩等4个结对村,通过牵线搭桥专业组织、专业企业、专业人才,从政策争取、法规解读、市场分析等方面加强对富美乡村打造给予精准指导,破乡村产业发展缺技术、缺管理、缺人才等难题。
二是党员牵手,解民之忧愁。“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通过机关村社党建联盟定期联席会议,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师和党建联络员定期走村入户,以及通过“浙里办”“泰顺党建联盟”“乡村吹哨”平台等载体方式收集“民之所呼”,机关党组织对“民之所呼”进行综合分析研判落实“共性问题”帮扶措施。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个人专业特长,对“个性需求”进行“一对一”帮扶,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参与政策宣传、代办代跑、圆梦微心愿等领办村社服务项目。“乡村吹哨、部门报到”工作开展以来,共结队牵手群众4600多人,根据群众的“哨声”,牵手的党员为群众成功点亮的微心愿共计3300多个,有效提升的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联盟聚力,助乡村振兴。山区要富裕,乡村必振兴。如何增强乡村“造血”功能是关键。基于“乡村吹哨 部门报到”机制,76个机关部门与289个村社建成最广泛的全域党建联盟共同体。1个机关部门与所结对的多个村社组建党建联盟,通过组织联动共建、党日联袂共学、资源联合共享、活动联席共办、人才联管共育、发展联谋共赢等“六联六共”运行机制,有效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引擎”强劲动能。建立党建联盟帮共富评价体系,指标涵盖活动指数、共富指数、满意指数三项测评要素。通过三项指标测评、三色联盟活动展示图、三型分类创建等载体抓手,保障党建联盟高效运行。党建联盟在聚力乡村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疫情防控、攻坚克难等方面作用凸显。截止目前,联盟共到乡镇、村社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24000多人次,共解决民生实事问题572个,落实帮扶帮困15250人次,促进农民增收297.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