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
市直党建 |
农历
浏览次数:
2020年初,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牵动所有人的心。在抗“疫”期间,有这么一群“蓝色卫士”, 或许他们不如医生、护士、军人和警察那样引人注目,但从春节前至今,他们顶风破浪,在寒冷的冬季默默“逆行”,在温州500多公里海岸线筑起防疫的坚实壁垒,为温州打好海上疫情阻击战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让鲜红的党旗在蓝色的海上高高飘扬,为温州实现海上防疫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战“疫”当前,就是要强值守、早部署】
1月21日,温州确诊了首例病例。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集结号。在疫情关键时期,早发现,早部署,早防范,早落实就能为渔民群众早一点建起海上防护墙。为了确保假期海上安全需要,1月23日,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春节期间渔政船安全救助应急值守的通知》,要求全市渔政执法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保证一艘船艇处于应急状态,确保有险情时第一时间响应。同时,以海上党支部全体党员为主力,全面加强应急值守力量,制定完善的轮值制度,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保持手机畅通,随时待命。乐清、洞头、瑞安、平阳、龙港、苍南等沿海各县(市、区)执法大队均放弃春节假期,迅速返岗,进入备战状态,全面加强海上监管,及时做好出海船员的登记和体温检测工作。正是各大队前期的强值守早部署,第一时间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给渔民渔船充分准备预警,为后续平稳渡过渔船不能出港生产作业作了铺垫,也为此后执法人员始终有条不紊地紧跟全市的统一部署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忙中不乱。
【战“疫”当前,就是要讲方法、求实效】
与平常的工作不同,这次的战“疫”最怕面授机宜,最怕人员聚集。渔船空间的狭小,而且温州渔民又是以外地人为主力,出海生产就意味着集聚,劝回出海心切的船老大,劝返外地渔民,成了沿海各地海洋与渔业执法人员首要任务!为了让5000多艘渔船静待在港中,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海上党支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防疫攻坚战,通过微信工作群、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工作部署、业务指导、信息沟通。1月27日,该支队党支部书记、支队长起草了倡议书,提出海上船员防疫五条建议,并以短信形式通过市渔业应急处置中心的信息平台和海上卫星两套系统,发送到全市各船长(船东)手机,确保防疫信息船东的知晓率达到100%。各地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全体人员,更是马不停蹄前往相关渔业合作社、港口、船厂和渔船,要求各合作社负责人和船老大做好排查工作,全面掌握近期准备回温的渔业从业人员,通知居住在重点疫区的渔业用工人员暂缓返回。
“现在非常时期,一定要强化疫情防范意识、佩戴口罩”,“船上有没有武汉或者湖北籍的船员”、“近期有没有发烧、咳嗽”、“近期是否有接触湖北史”成了执法队员反复强调的话。正是一次次的苦口婆心与耐心劝导,使防控的有关具体要求得到较好地落实,居家隔离成了渔民自觉行动。与此同时,各地加强了海面与港口的巡查与执法,严防渔船私自出海。平阳大队执法人员在一次鳌江口海域设卡检查时,发现了2艘出海未申报且船员没戴口罩的渔船,执法人员立即对他们进行劝返,当他们在说清利害关系,监测体温后,把手上仅有的几个口罩分给船员时,船主连声道谢,表示一定不会再违规出海了。由于严格管理,使防控的有关具体要求得到较好地落实,居家隔离成了渔民自觉行动,在2月17日该市渔业复工日前,全市仅有190余艘渔船在海上生产作业。
【战“疫”当前,就是要抓重点、强担当】
对渔民来说,春节期间不仅是水产品销售旺季,也是新年丰收的第一网。按惯例,大年初二、初三渔民就陆续出海。如何做好海上疫情防控与市场保供?在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可供参考的现成经验。1月27日,该市洞头区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就在大海边创造性的开展了一场特殊“体检”,执法队员戴着薄薄的口罩,在当地渔港对前来要求出海的本地船员逐个进行信息及接触史的登记,并检测体温,符合要求的渔民才允许出海。洞头大队这种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受到了新华社海外版以及央广网点赞,温州沿海6个县(市、区)及省内一些地方也纷纷效仿,在港口码头设立渔民设置体温监测点,做好出海渔民的体温监测。一些县(市)还采取微信提前预约方便渔民检测,有效避免人群聚集。除此之外,还积极帮助渔民做好水产品销售。如洞头区执法人员联系市场监管部门,帮助渔民设立专门销售点,尽可能减少船员在码头等公共区域停留,防止人员集聚和交叉感染。苍南、平阳执法人员运用农产品“绿色通道”制度,帮助渔民和水产品供应商合理安排运输车辆,护航水产品正常安全流通。
随着疫情的逐渐平稳,海面作业渔船迅速增多,该市海洋与渔业执法系统认真落实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五个严格把关和两个强化”,进一步加大海上执法巡查力度,严格安全生产的执法检查,切实维护好渔场生产秩序。瑞安市在2月18日做好105艘出海渔船的检测后又马不停蹄赶往舟山,协助属地政府办理停靠在异地的瑞籍渔船出港手续,尽快恢复生产。由于全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系统共同努力,为整个假期海上平安无“疫”奠定基础,截止至2月27日,出海复产的渔船达1900多艘1万余人无一例被感染,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海上党支部因疫情防控事迹突出受到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
【战“疫”当前,就是要当先锋、树品牌】
正如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说的那样“我们以党员干部的战斗力遏制肺炎疫情的传播力,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健康、温州平安的幸福指数。”在战“疫”打响的那一刻,全市海洋与渔业执法系统在农业农村局领导下,以海上党支部总牵头,以海上党建联盟为主力,以“党建领航,科技护航,执法护航”为指引,形成有机整体和工作合力,以自己的不设防为渔民的健康设立了一道海上健康守护墙,充分体现“渔政铁军、海上先锋”良好形象。
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在防疫中的先锋作用,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海上党支部决定成立海上防疫党员先锋队,一时间党员们争先恐后报名,“海上党支部党员先锋队,我报名!”“我是男同志我方便!”“我住的近来回快!”短短几分钟27名同志报名,海上党支部党员先锋队迅速组建完成。
各地执法人员虽然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没有消毒水,一天只发两个一次性口罩,但他们没有退缩,没日没夜地冲在一线。用他们朴实的话说:“比起医护人员我们已经很幸福了”。在了解到一线执法队员“赤膊阻疫情”的情况后,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海上党支部多方争取,筹集到部分防护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物资,为一线渔政执法人员送去防护物资,给寒风中坚守一线的执法人员送去了温暖,极大鼓舞了斗志。 回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系统全体执法人员闻令而动、放弃假期、日夜奋战、任劳任怨,“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他们中有坚守在漏风漏雨的码头检查点20多天,有主动申请加入社区一线做贡献,有到处筹集防疫物资送到一线,有冒雨在海上巡查、“跳帮”,有为了等待最后一艘渔船归港检查在码头蹲守至凌晨,有开着冲锋艇冒着刺骨的寒风在海里一遍遍巡查,有撑着伞冒雨为渔民测体温……蓝色海岸线上,每天都是他们忙碌的身影。正如洞头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区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长郑元富说的那样:“我们从初二开始就一直在外面跑,没有停下来过,这个时候不说谁先进了,人人都是先进”。是的,在他们朴实的心底,关心的不是先进称号。全力做好渔船渔民疫情防控,切实维护好海上渔业安全生产秩序,保障全市水产品稳定供应,确保渔船安全有序复工,是这群渔政人在这场战“疫”中交出的答卷,也是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的初心和使命!